改革之风席卷长三角
发布时间:2021-01-07 19:11:33
阅读:次
来源:保险杠厂家
上海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首个提出地方国资改革方案的城市。2013年12月17日,《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简称“上海国资改革20条”)正式发布。
“20条改革措施早在去年下半年就撰写完成,但没有马上公布,而是等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中央有了明确方向后才出台的。”一位上海国资系统人士透露,同样做一件事情,中央有一个明确意见以后就好做了,自己做的话,它的难度、成本都比较高。
上海历来是国资重镇。2013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1.8万亿,在体量上仅次于央企国资系统,在地方国资系统中体量最大。从数据上看,上海国资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国国资委管理企业的1/9、1/8、1/5。
这不是上海国资第一次高喊改革口号,但却是最受关注的一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没多久,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专门带领一批政府官员到上海交流国有企业改革经验。他在会上说,“要学习上海等地全面深化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2001年中国加入WTO所产生的危机感,是上海国资变局的一个起点。在很长时间内上海走在了国资改革的前沿,其实践也成败参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