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保险杠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办好百姓家门口的事-【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6 03:03:13 阅读: 来源:保险杠厂家

本报记者 张天清 黎 军 刘启红

十年前,萍乡市为破解因城市转型而衍生的一系列社会矛盾,提升农村工作和基层治理水平,探索推出了“群众贴心人”活动。十年初心不改、十年深化拓展,这项不断创新的实践,为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作出了萍乡回答。

冬至前后,记者踏足阡陌、深入村户。一路采访、一路探寻,深切感受到了群众路线在这片绿色沃土上迸发的活力,真实触摸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散发的温度。

交心:“三情三缘”法,让干部扎根沃野

“为何我们下去了,群众还是不领情?”当前一些下派干部的困惑,曾是萍乡“群众贴心人”活动初始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

亲不亲家乡人。从家乡走出去的干部,因为亲情、友情、乡情,血缘、亲缘、地缘的缘故,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被本地群众接受、认同。萍乡“群众贴心人”活动的出发点,恰恰是借“三情三缘”之力,让下派干部与群众能沟通、善交流、增感情。

2008年,为加强社会治理,上栗县选派了1284名干部作为其出生地的“群众贴心人”,分别联系1284个自然村。他们充分发挥“三情三缘”的优势,与家乡人同照一盏灯、同坐一条凳、同谈一席话,一步步拉近与群众的心间距离。此后十年来,发轫于该县的“群众贴心人”在萍乡各地迎风生长,由干部出生地扩大至挂点地,“撒”向千村万户,有如播下了一颗颗点亮人心的火种。

11月28日,冬阳和煦。记者在省“十三五”贫困村――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的蔬菜基地内,见到了萍乡市委组织部下派该村的第一书记范小敏。这位已于去年挂职期满、本该回到原单位的组工干部,在当地老百姓的强烈要求下,被组织上继续留任再干两年。范小敏笑着对记者说:“看来,我是‘回不去喽’。”

想当初,范小敏刚入村时却颇受冷遇:许多村民质疑他“走过场”,并不给好脸色,也不拿正眼瞧他。有一次,他打电话给一个村民小组长,想上门了解情况。对方一听到这个说普通话的第一书记自报家门,便警惕地说,“你是骗子吧?”结果将范小敏晾在屋外半个多小时……

群众不信任,工作怎么开展?先和群众交心、交友!

范小敏抱着“脚板底下出感情”的信念,在驻村后的头1个月内,骑坏了两辆自行车,跑遍了全村33个村民小组,进农家、聊家常、访民情、问民需,裤腿经常沾着灰土。村民曾春发暗中观察了他两个多月,发现这个新来的第一书记交得了心、做得了事。那年秋收,老曾几次亲眼看到范小敏帮着家里缺少劳力的村民背稻谷,累得汗流浃背,不禁感叹,“他是从兰考县来的?!”

十年来,萍乡“群众贴心人”活动坚持把干部下访下派制度,作为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让范小敏式的“贴心人”入乡村、入农户、入社区、入学校、入企业。来自南昌的江西诚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驻上栗县杨岐乡关下村第一书记龚云奎深有体会地说,不走不亲,要让群众接纳从来没有什么“秘诀”,前提就是“不要装样子、端架子、摆谱子,而要掏心窝子”。

今年78岁、有着40年党龄的上栗县工商局福田工商所原所长罗水连,自2001年退休后,便回到老家福田镇明山村,热情投身于公益事业。近年来,老人在多次接触当地的“贴心人”后,日益感觉到“苏区干部的作风又回来了”。若干年前,他在一次市、县领导参加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上,毫不客气地念了一首自创的打油诗针砭时弊:“坐坐小车,手拿皮夹;下乡调查,要挑人家;前呼后拥,走马观花。”如今,他时常竖起大拇指点赞,“现在的干部,真的大变样了!”

口碑之“变”的背后,是萍乡用一个个“贴心人”,以一份份真情、一桩桩实事,叩开了群众封闭已久的“心门”。

知心:屋场贴心会,让群众畅所欲言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知百家情、晓百家事,一个“听”字,诠释出萍乡“群众贴心人”的浓烈情怀。

上栗县东源乡信访问题曾经十分突出,两名党政正职为此还被调整岗位。为扭转这一局面,2016年9月始,该乡派出了15个“东源夜话”大走访服务分队,172名乡村干部打着手电筒进村入户,与群众促膝谈心,在真诚和谐的氛围中宣讲政策、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年之后该乡信访量直线下降,现已跻身为赴市以上零上访单位。

参照“东源夜话”这个范本,萍乡“群众贴心人”活动将其演绎为在全市推广的“屋场贴心会”――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党小组为依托、自然村组屋场为阵地、党员和“贴心人”为主体、服务群众为宗旨,结合“三会一课”、民主治理、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村民切身利益等内容,不定期地把会议开到屋场一线、田间地头。

因“话题开放、人员开放、结果开放”,让群众“有话可以说、有求可以诉”,“屋场贴心会”活力凸显。“‘屋场贴心会’的最大特点在于更接地气,群众可以‘唱主角’,与干部平起平坐,不再‘仰视’干部。”上栗县卫计委派驻东源乡新益村第一书记邱灿友概括道。

11月29日,记者跟随邱灿友来到当地的上石冲水库实地踏看,发现水库上游一家采石场不时有货车进出。邱灿友介绍,多年前该村为发展经济引进资金开山采石,由此造成水库上游河道堵塞,致使三个村民小组的近400亩稻田灌溉困难,村民因此“闹”了很久。

今年7月,邱灿友组织村民开了一次“屋场贴心会”,会上,组长、户主们“火力全开”,有啥说啥,激烈时唾沫星子都喷到他脸上去了。邱灿友不急不恼,综合大多数人意见,当场拍板决定重修水库,并提出一揽子方案,一个长年积压的“心结”就此解开。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屋场贴心会”这一规定动作之外,萍乡一些乡镇还创造了“互联网+包户制”“五日工作法”“三融三必访”等自选动作,让群众家门口的大事小情通达党员干部的眼中、耳中、心中。

暖心:办好身边事,让干群和衷共济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如果说,由交心而知心,听取民情民意,是萍乡“群众贴心人”活动的“出发点”,那么,由知心而暖心,解决好群众家门口的事,无疑就是它的“落脚点”。

上栗县上栗镇滨河社区所辖的南天水韵新城小区300户居民长达5年都没有拿到房产证,为此多次上访。今年3月,社区换届后新上任的支部书记叶坚接手处理此事。他组织召开了5次“贴心会”,详细摸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成立了办证工作小组。一开始,居民刘忠发满腹狐疑,“一个社区干部能办什么事?”但当一个半月后领到崭新的房产证时,喜出望外的他组织全体居民敲锣打鼓来到社区,为叶坚送上了一面锦旗,表扬他“一心为民尽心尽力,不惜辛苦敢于担当”。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萍乡对全体“贴心人”划出了一道“硬杠杠”:对于群众的诉求,决不能当“甩手掌柜”,必须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以上栗为例,2016年以来,该县162个村(社区)召开“屋场贴心会”2800余场次,收集意见、建议和诉求3600余条,其中2200多条得到当场答复并已办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解决关系老百姓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的身边事入手,用小事感动民心、用民心集聚民力、用民力兴办大事,成为萍乡“群众贴心人”活动收获的一条宝贵经验。

11月30日下午,在上栗县鸡冠山乡高田村的葡萄基地里,村民杨培印手扶旋耕机,正在翻土作业。他告诉记者,随着县里花炮企业的逐步退出,他和村民们最盼望的,就是村里多发展一些绿色产业,在家门口有事做。

对于杨培印的这个想法,村支书杨仁新也早有打算,并颇费了一番心思。他曾动员村里专业合作社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可在土地流转上有点“卡壳”。前不久,杨仁新组织召开了一次“屋场贴心会”,专门商讨此事。会上,村民们“额外”提出一个请求,新建一座便桥直通村小,这样孩子上学就不用绕路了。杨仁新当场表态,“只要立了项,桥一定修,我个人还要捐10万元!”眼见村干部这么“大气”,村民们的姿态也“高”了,爽快答应流转自家闲置的山岭给种植大户,加起来共有3000多亩!

在返乡村民林友珍的眼中,之前的干部无非就是“看看报纸、喝喝茶”。现在,她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她解释说,镇、村党员干部经常“白加黑”“五加二”地工作,一年工夫就让幕冲村实现了亮化、绿化、硬化、美化。林友珍欣喜地告诉记者,为了配合赤山镇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村民时常会义务投工投劳,有的还主动给加班的干部送去夜宵。

上栗县委书记肖妮娜坦陈,对老百姓而言,大工程、大项目似乎离他们很远,没多大关系,从中感受不到直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作为基层干部,我们的“主业”就是服务农民,只有把百姓身边的事做好了,人家才会买账,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支持你!

“留”心:队伍得锤炼,让组织强筋壮骨

九层之塔,起于累土。

萍乡“群众贴心人”活动,不仅为农村工作开拓了新思路,而且为基层治理求证了方程式――队伍要壮实、组织要结实。

今年31岁的柳莎莎在上栗县桐木镇小埠村担任第一书记至今仅有半年时间。初来乍到,她感觉“两眼一抹黑”,经常在村民面前碰钉子。一番摸索之后,柳莎莎决定从改变人际交往开始,以前是“老郭”“老陈”地直呼其姓,现在则“爷爷”前“婆婆”后的;以前进农户家手足无措、语无伦次,现在她到村民家中会帮着整理家务,和村民唠嗑话题信手拈来。

村民姚礼友结婚多年,由于家庭原因一直没办户口和结婚证,造成诸多不便。柳莎莎了解后,一趟一趟帮他去跑各种手续,终于妥善解决了姚礼友心中的这个“大麻烦”。事后,柳莎莎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以前接到群众诉求,基本靠电话遥控。现在不同了,事事必须亲力亲为!”她感慨道,“这对我来说既是一个心智成长的过程,更是一次能力提升的锻炼!”

驻村干部、上栗县住建局局长黄万喜则另有一番心得。他曾多方奔走,帮助一位贫病交加的老人在过世前圆了新居梦。事后,老人的儿媳登门送上锦旗,上书“敬业正直,为民解忧”。黄万喜说,这是他“一辈子得过的最高荣誉”。他将锦旗挂在自家厅堂,提醒自己“常怀感恩之情,多做利民之事”,并打算把它当作一笔宝贵财富传承给儿子。“基层经历不是为了‘镀金’。帮助群众,其实也是提升自己,可以净化人的灵魂!”黄万喜言辞恳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萍乡“群众贴心人”活动,促使全市党员干部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让基层干部实现了能力和境界的双提升,“留”下了一颗颗执政为民的赤子之心。同时,更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12月23日,记者走进湘东区麻山镇桃源村,但见屋舍罗列、粉墙黛瓦,一派田园景致。说起这个穷山村变成“桃花源”的原因,村民们无不对一个人啧啧称道,他就是通过“湘人回归创业计划”从北京301医院退休后返乡担任村支书的吴直庭。

面对原先松松垮垮的党支部,吴直庭一接手便动起了“外科手术”。他将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巧妙地“嫁接”到班子建设中,实施定岗定责,让村“两委”硬起来。此外,他还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创办了一个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入股。去年年底,每户贫困户就领到了2000多元的分红。

桃源村党支部的“火车头”效应,让全体村民看到了“光明的未来”。“有这样的村委班子,有这样的‘班长’,我们高兴!”村民吴放林由衷地说。

在湘东区区长杨博看来,吴直庭最大的作用不是带动了桃源村的经济发展,而是重新触动了党支部活力的“扳机”。“萍乡的‘群众贴心人’,对基层组织的重构作用十分明显,为当前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劲动能!”杨博如是评价。

一片冰心犹可鉴,绵延万里红欲染。

97年前,一位身着长衫手持油布伞的湖南青年来到萍乡安源,走进八方井、洗煤台、炼焦炉等最脏最累的地方,与工人促膝谈心打成一片,最终汇聚成夺取工运胜利的磅礴力量;

85年前,在红都瑞金,一口红井喷涌而出的清泉,润泽万千群众,矗立为见证中国共产党人从点滴做起,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丰碑;

6年前,一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郑重宣言,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与奋斗目标,深深地打动和温暖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走过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只为了万家灯火的一片祥和。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谋福祉,办好百姓家门口的事――这,不正是萍乡“群众贴心人”活动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吗!

捷豹空压机价格

大功率led光源

带M铁

高压稳压器

皮具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