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保险杠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内蒙古打造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山骨罗竹

发布时间:2020-11-04 12:51:02 阅读: 来源:保险杠厂家

[导读]图为:我国草原畜牧(配图) 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全面加快现代农牧业建设步伐,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 图为:我国草原畜牧(配图)

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全面加快现代农牧业建设步伐,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优势条件

自然条件独特优越,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内蒙古有1.1亿亩耕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4.6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2倍,居全国第二位。10.2亿亩可利用草场,人均占有草场面积全国第一。日照充分,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使内蒙古农牧业的生态条件、作物与畜种分布、耕作和饲养制度呈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从西到东形成了全国知名的“黄金奶源带”、“葡萄酒黄金带”、“马铃薯种薯黄金带”、“肉羊产业带”、“玉米黄金带”等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产业基础扎实,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内蒙古由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林区、垦区等多种经济类型构成,农畜产品丰富。玉米、马铃薯、大豆、小麦、奶牛、肉牛、肉羊等优质特色农畜产品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具有规模优势,已列入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区粮食生产连续九年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进入全国前十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牧业年度全区牲畜总头数连续8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牛奶、羊肉、绵羊毛、山羊绒、向日葵籽等农畜产品产量均保持全国第一位。每年可调出粮食1250万吨,牛奶500万吨、肉类150万吨以上。

依托农牧业资源优势,农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49家,实现销售收入3017.5亿元。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403家,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45件。农畜产品加工率达54.8%。全区已形成了牛奶、羊绒、肉牛、肉羊、玉米、小麦、水稻、高油大豆、马铃薯、番茄等10个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效应拉动日益凸显。

流通渠道畅通,绿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内蒙古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畜产品批发市场有74个,全区101个旗县都已建设了农畜产品批发市场,有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2099个。基本形成了以大型农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以专业批发市场为支撑,以农贸市场为补充,以专业合作社和农畜产品基地为基础的农畜产品流通体系。据统计,内蒙古生产的马铃薯鲜薯60%销往华北地区,马铃薯原种90%销往华南地区,京津地区的优质小麦加工产品和优质牛羊肉产品54%来自内蒙古。

内蒙古具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沙漠等天然绿色生态环境,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20人。多数地区符合发展绿色食品的环境要求,2012年全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44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343个,认证产品规模达到209.22万吨,年销售额达97.58亿元,通过农业部农产品(www.cnhnb.com)地理标志保护登记的产品36件,发展绿色产业潜力巨大。

如何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立足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培育七大主导产业。

内蒙古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为目标,巩固提高目前已在国内市场居领先地位的乳业和羊绒产业,适度扩张成长性好的肉产业和优质粮油产业,积极培育具有地区优势和特色的薯菜、饲草料产业及林下经济特色产业,加强政策保障,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的标准化、生态化、安全化、高端化。

乳产业:推进乳品企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和集团化发展,支持乳品企业在国内有奶源优势的地区加大产能布局。采取奶农合作社、家庭牧场、加工企业自建等多种方式,发展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夯实优质奶源基础。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引进税收优惠范围内的国内外优良品种,提高奶牛良种水平。加强原奶市场监管,确保原奶市场交易公平。到2017年全区百头以上荷斯坦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牛奶产量950万吨。

肉产业:重点发展肉羊和肉牛产业。支持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发展,突出草原品牌,建设高端肉牛羊生产基地。支持农区肉牛羊繁殖专业大户发展,推广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繁殖率,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到2017年牧业年度,羊存栏稳定达到9000万只,羊肉产量达到90万吨,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肉牛饲养量达到800万头以上,个体单产达到190公斤,牛肉总产量达到60万吨以上,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羊绒产业:实施绒山羊“保种”工程,强化优质羊绒基地建设,以羊绒品牌国际化为重点,推进加工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国际领先的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国家级羊绒产业示范园区,国内领先的呼和浩特市以羊绒围巾为主的羊绒制品加工产业园区。

粮油产业:重点建设大兴安岭岭东南、西辽河流域的专用和饲用玉米生产加工基地;土黙川平原、河套灌区的饲用玉米生产加工基地,主要包括53个旗县区。到2017年,全区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以上,玉米总产达到1900万吨,玉米加工率达到5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590亿元。油料播种面积1200万亩,油料产量达到140万吨;油料加工率达到85%,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打造国内知名芥花油、葵花油品牌。

薯菜产业:优化马铃薯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薯区域布局,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基地生产水平和产业化经营程度,加大储藏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力度,引进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开发多元产品,提高内蒙古马铃薯的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到2017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100万亩,鲜薯总产1200万吨左右,区内优质脱毒种薯的普及率达到70%以上,优质种薯外销占南方种薯市场的50%以上。蔬菜产业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生产、番茄生产加工、脱水蔬菜生产加工、红干椒生产加工等产业。

饲草料产业:加大人工草地建设和青贮饲料开发力度,加大反刍饲料和特色饲料研发力度,增加饲草饲料总量,使饲草饲料的生产、加工、销售,逐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的格局。完善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饲草料储备库建设。到2017年青贮饲料达到300亿公斤,打贮青干草200亿公斤,生产牧草种子2000万公斤。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达到20家,饲料工业总产量达450万吨以上。

林下经济及特色产业:沙区要合理开发利用灌木、果品、药用等沙区特色植物资源,积极培育人工灌木饲料林基地,山杏、沙棘沙生果品基地和沙生中药材种植基地。山区要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与用材兼用林。平原区要重点搞好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和中小型苹果、葡萄、枸杞、苹果梨等经济林、商品林基地建设,为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林区要以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特色养殖业、林产品采集和加工业。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为支撑,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抓好末级渠系建设,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设节水型农田和草牧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和保护性耕作等重大技术。发展建设型畜牧业。推进农牧业机械化。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加强市场、物流、电子商务等输出基地建设。推进内蒙古农畜产品研发中心、区域性农牧业科研中心建设。加强对农畜产品生产、流通及加工技术的研究、引进、应用和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创新经营体制,全力打造绿色产业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农畜产品标准体系,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和品牌管理纳入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节能增效和售后服务各个环节。争取实现主导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全程可追溯。

在巩固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保障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到2017年,土地流转规模达到2700万亩,家庭农场达到10万个以上。扎实推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到2017年,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1500家。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解决好龙头企业融资难、用地难、负担重的问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企业重组联合,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力争到2017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45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市场+农牧户”等新型组织模式,培育奶联社、肉联体等合作经济实体,推进龙头企业与农牧户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化带农增收的作用。

城堡战争破解版

o1彩票APP

血族手游

萌略三国安卓版